从“高吊裤”到灰围巾

生活,就像一杯茶,过一会儿才品尝到香醇;生活,就像一杯酒,陈年老酒喝起来香。多年的记忆,因为中学生大多拉着比较上档次的皮箱,深有感触,拉开了记忆的闸门,记忆像流水一样冲了出来。

互联网项目的图片

1、“高吊裤”和“补丁裤”

我刚上初二的时候,因为个子长得快,上年穿的裤子短了一大截。总盼着我妈给我做条裤子。|(我妈原来学过裁缝,家里有缝纫机)但是我妈当年就是没做衣服。同伴有人笑话我。邻居大人也有人笑我的“高吊裤”。我爸当时是小学校长,正式老师,有的女老师也给我爸提意见,说得给我做条裤子。我爸未置可否。

到了冬天,当时天气寒冷,我穿上了棉裤,外边笼(套)一条厚裤子,但是裤子破了,在屁股后边补了一个补丁。当时感觉可难看了。(现在的补丁裤是特制的高档裤,与原来截然不同—笔者注)我爸去教办开会,我去找他的时候,感觉可难为情了。总怕有人笑话我的补丁裤子。

到了过年去我干娘家走亲戚的时候,我是坚决不穿补丁裤了,从衣橱里找到一条夏天穿的裤子去的。我妈无奈的说人家笑话就笑话吧,那次去走亲戚,我也没去找同伴玩,是最不开心的一次走亲戚。

多年以后,我才明白,虽然我爸有工资,但是当年我家养猪赔了钱,加上刚盖了东屋和门楼,家里实在是没钱了!我穿的不好,我妈心里更不是滋味。

2、布包和盛衣服的大塑料袋

在去曲阜上学之前,因为我的一个姨卖箱包,就去她那里买了一个布包,不是很大。装好学习生活用品后,只能装夏天的几件衣服。后来,我妈就给我找了一个大塑料袋盛衣服或者盛被子褥子。我去上学或者放假回家的时候,就挎着布包,背着大塑料袋。
因为布包经常用,时间长了,背带就断了。回到家让我妈缝上继续用。

毕业参加工作后,背包和大塑料袋就成了装东西的了。

3、灰围巾和毛衣

在曲阜上学的时候,我妈怕我冷,就让我围了我爸的一条灰围巾。我当时围着确实御寒。后来,上一级的学长赵二哥突然找我借围巾,说是用几天。我没问就直接借给他了。后来才知道,赵二哥是拿我的围巾当道具呢,他演的小品表现的是一个女生想让父亲买羽绒服,后来发现父亲的不容易,不再让父亲买羽绒服,父女相拥而泣。节目演出获得雷鸣般的掌声,大获成功。赵二哥毕业的时候,我把这条围巾送给他当纪念了。我回到家里聊起此事儿,我妈说人家那是看着咱的围巾孬,才借了当老汉的腰带呢!

我在中学的时候,就幻想穿毛衣。感觉穿着毛衣不错。但是始终没能如愿。去曲阜上学的第一年,也没能穿上毛衣。到了第二年的时候,我妈托人从临沂给我买来一件毛衣,我非常高兴。这件毛衣我穿了十年,实在不能能穿了才扔掉。

时光如梭。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。随着阅历的增加,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,懂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。困难时期是一种经历,更是一笔财富。从困难中走出的人,知道珍惜,更知道奋斗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的青少年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艰苦奋斗!

未经允许禁止转载
阿乐工作室 » 从“高吊裤”到灰围巾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