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”似乎在古代创作者的眼中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。

 

拿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来说,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一直用“三”这个数字贯穿全文:从邹忌最开始比美的三问,到妻妾客人的三答,再到比美引发的邹忌的三思,进而是进谏时的三比,还有齐威王听过邹忌之言后的三赏,及最后齐国的三变。你能说难道“三”没有点更深层次的意义吗?

 

不只是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,你再看《三国演义》里有“三足鼎立”,“三顾茅庐”;《水浒传》里有“三打祝家庄”,“三败高太尉”。现在呢“事不过三”不仍然是人们经常在用的成语吗。追溯至更久远的年代,老子《道德经》中写“道生一,一生儿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儒家有“三尊”“三皇”三才三纲三甲”……如此这般的例子几乎数不胜数。未分类的图片

 

或许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三角形是最具稳定性的图形,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“三”的崇拜,而且这种崇拜非但没有随时间而消散,反而通过像是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这样的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。正是因为“三生万物”所以文言文才用“三”来表示虚数,或许语言学现在规定“多于三个相同句式才叫排比”也正是因为如此吧。

 

当我们带着对“三”的理解去再读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,便不难发现一种极为奇特的语言的美,因“三”而起的美——不光是古诗有“一唱三叹”,文言文同样因为一个个“三”的堆叠而有了文章自己的节奏与韵律,有了声韵的和谐和更流畅的表达。

 

一个个“三”,更像是那幽深寺院传来的钟声,有节奏地、有韵味地、有气势地叩击我们的心灵。这一点大家可能看孟子的著作会更有感觉,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是很难模仿的。

 

所谓“三生万物”或许也是在讲语言可以从一个个“三”中显现出无限活力,无限气势,无限能量,让人陶醉其中,忘身其中,醒悟其中。

未经允许禁止转载
阿乐工作室 » “三”之味道

发表评论